南开大学小林文治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王梧霖发布时间:2024-12-20浏览次数:10

2024年1217日,应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邀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小林文治副教授在田家炳书院314会议室作了题为“日本学者如何阅读中国简牍——日本学界关于简牍研究的几个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史文化学院李迎春教授主持,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研究馆员和学院袁雅洁、高晓军、邓雁南、张静怡老师及5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小林文治老师从日本学界关于中国简牍文书的研究切入,阐述了森鹿三、永田英正简牍集成方法对文书简牍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在历史研究中,“新的材料提示新的事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事实与传统历史观的关系、新事实在历史学上的位置和新历史的书写。

之后,小林文治老师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学者利用古文书学方法理论研究中国简牍和日本木简的成果、方法、视角。除了对日本学界关于中国文书简牍研究的“视觉简牍”“简牍的生态研究”视角详加解释外,更是对马场基等学者有关日本木简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从“遗址论”“遗物论”两个方面,探讨了对作为“考古遗物”的日本木简的研究的思路,详细介绍了“木简的作法”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最后,在介绍日本木简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简牍文书学研究的纵深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指出简牍研究的关键是以人为中心的历史书写,对物质形态的关注归根结底要回到对人的研究上。

在互动环节,邓雁南老师和部分学生就文书简牍学习和日本木简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小林文治先生展开了热烈交流。小林文治先生对于相关提问,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解答。


最后,李迎春教授对小林文治副教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指出视野的拓宽和中日简牍比较研究对推进简牍文书研究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文书学方法对简牍研究的重要创新价值,并再次重申强调:从物到制度到行政程序再到人的研究是简牍文书研究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