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下午,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俊民老师应学院邀请,在教学七号楼314会议室作了主题为《汉简与西北史地研究》的学术讲座,刘再聪院长主持了此次活动,我院八十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简牍是纸张普及之前中国古人使用的竹、木材质书写载体,承载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近代以来,甘肃出土了7万余枚简牍,内容丰富,价值极高。
张俊民老师的报告紧紧围绕汉简这一关键元素,主要对甘肃汉简的出土地作了详细说明,同时为所有在场同学分享了珍贵的简牍整理与研究经验。讲座对玉门关以及阳关等地名古今所在地进行分析梳理,先后说明了伊循都尉、比胥健屯田以及海廉渠等地理信息,其中小方盘汉简T14N3记载内容更是突出简牍古今地名对照的作用,改正了同学们以往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认知。作为简牍考古发掘者,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简牍考古工作中的体会,生动的个人经验深深感染了在场同学。
除此之外,张老师还对丝绸之路的人员管理以及汉代日迹的活用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最后,张老师与在场学生对纬书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刘再聪院长对张老师报告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这次报告,全体同学对简牍有了更丰富的认识,简牍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史料的补充,更蕴含极为丰富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广大历院学子将在学术征程中孜孜以求探索奋进,让曾被称为“冷门绝学”的“简牍学”,“冷门”回暖、“绝学”有继,更让千年简牍走出“深闺”,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