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方案--学科教学(历史)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0-07-06浏览次数:3245

    一、培养目标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旨在培养学术性为基础、专业性为导向,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教育家型中学教师。培养师德高尚、教育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业务化程度高、能够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具有未来教育家发展潜力“四有”卓越中学历史教育师资。要求学生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综合素质优秀,在专业某一领域具有深入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历史学学术素养,教学、教研和教改能力强,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知识,具备进一步深造和从事教育的能力。

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历史教学理论,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历史专业基础,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历史教学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6.具备良好的专业意识和较好的学术潜力,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较充分地掌握本学科的现状及发展,并对学科相关的前沿研究有一定了解。

7.培养良好的学术风尚,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规范。

、招生对象

依据《西北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西师发[2018]89)和《西北师范大学推荐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西师发[2018]19),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含云亭班)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通过接收推免生的形式确定“本硕一体生”(注:“本硕一体生”即进入我校“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学生,下同)招生名单。

、培养方式

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项目实行“3+1+2”“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学科专业学习3年、本硕过渡阶段1年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2年。

完成4年本科阶段学习任务,并完成学士学位论文,达到毕业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完成2年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任务,并按要求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达到毕业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本硕过渡阶段1 年为本科阶段,学生按本科生标准缴纳学费。除了完成本科阶段培养任务外,还要修读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

在本硕过渡阶段,“本硕一体生”不参加教育实习,先行修读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进入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由学院负责按照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培养并负责日常管理。

实行学院教育硕士学科导师和中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选聘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兰州第一中学、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省属重点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担任“本硕一体生”教育硕士的合作导师推进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四、学分要求

本科阶段学分要求按照《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书》中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执行;硕士阶段学分不少于42学分(含硕士阶段先修课程学分),其中硕士阶段先修课程(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分为硕士阶段先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保障和落实学校“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111”工程,即“11”个“1”工程,包括:深入一所学校;参与一次校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完成一次高质量课堂教学;精读一部专业理论书籍并撰写读书报告;熟悉一个教育流派理论;制定一个班主任专项工作计划;参与一次校级学术沙龙;熟悉一款教学软件;提交一份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参与一项高质量教改课题;撰写一篇凸显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推行“以竞赛促学习”的“赛学制”常态化培养,实行研究生阶段全程式校内实训和校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

、考核评价

  1. 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以建立学生课程学习、实践教学、教学反思及教学研究档案袋为手段,分析学生教育技能培养与发展的渐进过程。注重对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考试、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2. 学位审核遵照“论文+教育实践能力评价”标准执行。学位论文突出应用导向,选题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凸显应用价值。教育实践能力考核通过课堂观察、档案袋分析、技能测评等多种方式展开。

  3. 科研实践考核由本科学习阶段和研究生学习阶段两部分组成。本科阶段科研实践的考核以论文为主,注重学生论文选题、资料准备、研究方法论证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与论文审核、答辩相结合。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实践考核包括对研究生提交的教学录像、实践环节考核材料、开题报告及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两个阶段的科研实践考核分段进行,密切关联,本科阶段科研实践作为研究生阶段科研实践的前期基础和准备,两个阶段均围绕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展开。

七、硕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在阅读古今中外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所选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通过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2万字。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选题合理、资料翔实,引用与注释符合规范,不得剽窃或抄袭。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版权声明、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序言、正文、结论、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导师和作者本人均需签名)以及封底。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总体上应做到材料翔实可靠,论点明晰,论证有据,逻辑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论文应比较充分地掌握原始资料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见解。将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展示作者基本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能力。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学术规范。

 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实习实践环节考核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研究生还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可申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一节40分钟的教学录像(必须条件)

 (2)提交以下所列实践环节考核材料中的一种(不少于5000字):

 ①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理论分析及课后反思

 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观察记录(或教学录像)及分析

 ③中学历史测试卷命题说明、试卷分析

 ④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调查分析或个案研究

 ⑤中学历史教材专题分析与研究

 ⑥中学历史学习专题调查分析或个案研究




附件:

1.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姓名及职称

考核

方式


本硕

过渡

阶段

1年)

本科

阶段课程

不参加实习,按照《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书》规定的相应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实施培养,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任务、达到毕业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围绕课程教学论来写。


硕士阶段先修课程

学位基础课(12学分)

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6

2

金建萍


外国语

36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教育原理

36

2

熊华军


课程与教学论

36

2

熊华军


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各9周)

36

2

周文杰、吕晓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

2

刘海健


硕士

阶段

2年)

专业

必修

14学分

历史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

36

2

苏向荣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

36

2

苏向荣



史学理论与方法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献学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美国文明史

36

2

历史文化学院



英国文明史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

选修

8学分

专业

理论

知识

中国古代职官史

36

2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中外关系史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考古学史

36

2

一、三

历史文化学院



中学历史教育热点与经典文献研读

36

2

吕海军



教学

专业

技能

数字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18

1

周  媛



 常用教学软件及其使用

18

1

蔡旻君



教育

教学

管理

名师课堂管理讲座

18

1

研究生院



行动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18

1

李晓英



实践

教学

8学分

校内实训

教学技能训练(板书、礼仪、表达等)

36

1


研究生院



中学历史课例分析和微格教学

36

1

张芸



校外实践

跟班式的见习、实习、研习

108

6

三至六

中学导师



总学分

本科阶段学分要求按照《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书》规定执行;硕士阶段学分不少于42学分(含硕士阶段先修课程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