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成立于20164月,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之一。该基地发挥地处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地缘优势,整合各学科资源,主要集中于中亚语言与跨文化研究、中亚法律翻译与研究、中国与中亚跨境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以及中亚历史与丝绸之路文明史四大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提供智库支持。是学校积极响应我省向西开放战略部署,整合校内外学术研究力量建设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端智库,正逐渐成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人文交流合作的多学科学术合作平台。截至目前,研究院围绕中亚政治与法律、中亚旅游、东干族语言文化、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等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获批科研课题30多项。其 “一刊”“两书”“一项目”“一论坛”已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被学术界誉为“异军突起”。

学术刊物《中亚研究通讯》,会议论文集《一带一路研究》(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及成果辑《中亚研究集刊》(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是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主办的主要学术平台。《中亚研究通讯》以“提供高质量研究咨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将定期发布本院及学术界有关中亚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成果,为促进中亚问题研究,推动与中亚务实合作,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促进甘肃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使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截至目前,《中亚研究通讯》已发行9期,发行范围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有力促进了中亚研究方面最新学术成果交流共享。

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主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不仅是对国内学术界不同学科聚焦中亚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亚国家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论坛”已分别在吉尔吉斯比什凯克中国敦煌哈萨克斯坦塔拉斯、中国兰州连续举办20189月,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我校中亚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学术科研机构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共有来自5个国家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媒体的14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商共议“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现实意义,分析研讨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的机遇与挑战。此外,研究院还主办了“中亚历史与现状国际论坛”、“丝绸之路与西北城市史学术论坛”、“嘉峪关与明代丝绸之路高层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
编译出版“中亚国家法律文本翻译丛书”是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是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在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加强政策、规则和标准“软联通”的务实之举,是对“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具体落实。 20194月,中亚研究院与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华侨华人友好协会合作翻译的《吉尔吉斯斯坦常用法律》已正式出版,该丛书内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的公司法、投资法、许可证法、民事诉讼法、资源法、税法、海关法等10部涉外法律法规文本,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01月,启动《哈萨克斯坦常用法律》中译本翻译工作。该项目由中亚研究院学术院长李建民研究员牵头组织翻译团队,202112月前完成,历时两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常用法律的编译工作将相继完成。

近年来由中亚研究院田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同时马玉凤副教授申报的《河西走廊驿站体系与西北边疆治理》《明代绿洲丝绸之路上的贡使活动及管理研究》等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立项,这是中亚研究院在“中国与中亚文明”“丝绸之路”等研究中取得的佳绩,对中亚研究院的发展和建设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等课题从国家安全、民族交融、文明互鉴、环境保护等角度入手,系统梳理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交往的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总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